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查询 > 植保技术

农田杂草对水稻产量影响初探

2014-12-03 08:12 来源:益阳市植保植检站 作者:南县植保植检站 【字体:

   为全面了解水稻田杂草发生为害情况,为制定化学除草方案和植保统计学提供可靠依据,我站2014年开展了水稻杂草监测调查。在麻河口镇、青树嘴镇、三仙湖镇三个水稻区,确定早稻直播田、机插田、抛秧田三种类型田各一丘、一季稻直播田一丘、晚稻抛秧田一丘,共5丘,每丘面积0.8—1.2亩,作为杂草系统监测对象田,在水稻全生育期内不施用任何除草剂,也不进行人工除草,重点观测杂草最大发生量及对水稻产量的最终影响。通过监测调查,我县稻田杂草发生情况如下:

        1、优势种群明显

   早、中、晚稻各类型田,稗草、千金子、莎草均表现为优势种群。在收割前两天杂草定型调查,三种杂草平均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44.819.4105.2根(见附表)。其中以稗草发生密度较大,个体生长优势明显比水稻强,对水稻影响最大,排在首位;其次是莎草,由于发生密度最大、根系发达、密度大,与水稻争肥、争水、争光,引起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导致禾苗发黄、分蘖减少、株型变矮,产量下降;再次是千金子,千金子比水稻平均高15㎝左右,但因其茎细、叶窄、分蘖不多,一般情况下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比稗草和莎草要轻。

        2、次生杂草分布差异大

   次生杂草种类很多,主要有矮慈菇、节节菜、陌上菜、看麦娘、马唐、稻李氏禾等,因管理、地域、土质、栽培方式、水稻类型田不同,田间密度分布差异也很大。以矮慈菇为例,过去发生密度很小,但最近几年以来,已上升为仅次于上述三种优势种群的杂草。尽管监测田内发生频度差异大,密度也不是很大,但在监测田以外,常发现有的水稻田中其密度每平方米达100株以上,群众形象的向我们反映:矮慈菇太多了,青蛙在田里喝不到水了,表明农田杂草优势种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3、旱地杂草进入水田

   稻李氏禾、马唐等旱地杂草进入水田为害,由于以前没有有效的防除药剂,使其得以迅速蔓延,有逐步成为优势种的趋势。

        4、不同类型田草害程度不同

   早、中、晚稻类型田不同,草害程度差异也很大。根据调查统计,在不开展任何除草工作的情况下,水稻平均产量损失在50%左右,其中以一季稻草害密度最大,种类最多,为害程度最重,产量损失达80%以上;早稻次之,产量损失为38-75%;晚稻再次之,产量损失为28%(见附表)。以上是几种主要杂草对水稻造成综合影响的结果,至于每一单种杂草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程度,有待进一步探研。

 


南县水稻杂草自然生长为害损失调查统计表

         项目        地 点

调查时间

类型田

稗草

千金子

莎草

矮慈菇

其它

为害损失

平均密度(根/)

平均密度(根/)

平均密度(根/)

平均密度(根/)

平均密度(根/)

亩平产量(公斤)

大田平均(公斤)

损失率

麻河口

向阳村十四组

7.12

早稻抛秧

44.72

11.44

98.28

5.07

4.55

213.8

419.2

49%

青树嘴镇

青树嘴村四组

7.13

早稻机插

62.2

19.24

68.12

0

3.77

103.6

414.1

75%

麻河口

光正村五组

7.15

早稻直播

22.36

17.68

0

24.18

12.48

253.9

409.2

38%

三仙湖镇

贞固九组

9.28

中稻直播

84.4

30.88

168.32

0

61.1

105

556.4

81%

麻河口

光正四组

10.27

晚稻抛秧

10.4

17.68

191.36

4.68

0

303.5

421.5

28%

      

 

 

44.8

19.4

105.2

6.8

16.4

196.0

444.1

50%

备注

    所有监测类型田全生育期内未进行化学除草,在收割前两天开展杂草定型调查和测产。大田平均产量为各类型田周围水稻田平均产量,亩平产量为杂草监测小区理论产量。其中三仙湖镇贞固村9组中稻直播田的农户在未取得我站同意的情况下,于726日进行了一次人工割除高于水稻以上的稗穗,否则对水稻产量影响会更大。

 

【我要纠错】【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