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查询 > 植保技术

永州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初探

2014-05-14 10:05 来源:永州市植保植检站 作者:永州市植保植检站 【字体: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病病毒引起的新发生病害。该病以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为主要传播介体,自2001年在广东省阳西县首次发现以来,在我国的发生范围逐年扩大。该病具有突发和暴发性强、扩展蔓延快、为害隐蔽、损失严重等特点。除侵染水稻外,还能侵染玉米、稗草等植物。永州市于2010年首次发现该病的疑似病例,经福建农林大学病毒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病毒研究所和湖南农业大学病理室检验,确定送检样本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株。水稻是我市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约600万亩,2010年该病的局部暴发给我市的水稻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自2010年发病以来,我市植保植检站就将其列为重点关注的病虫监控对象,并按照省植保站的统一部署,对该病的发生情况及原因进行了相关调查,并提出了对该病的防控建议。

1 发病症状及危害损失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水稻各生育期均可感病,发病症状因染病时期不同而异。秧苗期感病的稻株严重矮缩(不及正常株高的1/3),不能拔节,重病株早枯死亡;大田初期感病的稻株明显矮缩(约为正常株高的1/2),不抽穗或仅抽包颈穗;拔节期感病的稻株矮缩不明显,能抽穗,但穗型小、实粒少、粒轻。

稻株发病的共同特征:一是发病稻株叶色浓绿,上部叶片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多见于叶片基部);二是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气生根及高节位分枝;三是病株茎秆表面有1—2mm大小的乳白色瘤状突起,手摸有明显粗糙感;四是瘤突呈蜡点状,纵向排列成条形,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五是病瘤产生的节位因感病时期不同而异,早期感病,产生在下节位,感病时期越晚,产生的节位越高;六是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须根少而短,严重时根系呈黄褐色。

据调查,水稻苗期、分蘖前期发病,可致水稻不能正常抽穗,基本绝收;拔节期发病产量损失一般50%左右,孕穗期发病,产量损失约30%

2 发生现状及特点

2.1  发生基本情况

该病于20106月首先在我市道县、新田两县的早稻上有疑似病株发生,后其他县区相继有疑似病株发生,全市一般发病蔸率为3.5-18.6%,发病株率为0.2-3.5%。道县植保站先后三批次将白背飞虱和疑似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标本寄送福建农林大学病毒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病毒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病理室检验,确定送检样本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株。2010年全市发生面积为150.69万亩,2011年发生37.78万亩,2012年发生41.66万亩。2010年实际损失14240.17吨,成灾面积1.82万亩。2011年实际损失888.47吨,成灾面积0.01万亩。2012年实际损失579.7吨,没有成灾面积。

2.2  发生特点

1)发病范围广,只在局部地区严重发生。2010年我市早稻上除东安、祁阳、金洞、回龙圩等地外,其它9个县区均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中晚稻上全市普遍发生。发病面积大且较重的有江华、道县、新田等县区,其他县区可见零星病株。2011年、2012年全市各县区均有发生。

2)中、晚稻重于早稻。经我市连续多年多点调查表明,该病矮缩症状主要发生于中稻和晚稻上,我市的早稻田偶见重病田,且总体发生程度要轻于中稻或晚稻。如发病较重的2010年,早稻病蔸率一般为1-10%,病株率一般为0.3-2.34%;中稻病蔸率为3.1-12%,病株率为0.6-5.4%;晚稻病蔸率一般为1.93-11.2%,病株率一般为0.48-3.5%

3)水稻种植品种普遍发病。2010年全市调查数据来看,几乎所有种植的水稻品种均发病,但以汕丰优974、金优967T259T118T207T597、金优207、金优297、丰优207、岳优9113、丰源优299、隆平207、中优317、中优978、天优998等品种发病相对严重一些。

4)轻病田病株呈零星分布,重病田病株呈集团分布。2010年~2013年各县区调查表明,轻病田(病株率3%以下)矮缩病株呈零星分布;重病田(病株率10%以上)矮缩病株呈集团分布,且矮缩病株团周边稻株存在高比例轻症病株(叶色深绿,茎表具瘤突,但植株不显著矮化。同一稻区,田块间也存在类似情况,即个别田块严重发病,而相邻田块发病较轻。

3  原因简析

3.1  传毒媒介白背飞虱迁入早、迁入量大且带毒率高,导致该病发生重

2010年我市早稻上稻飞虱迁入早、迁入量大。东安县37日灯下首见白背飞虱,622日灯下白背飞虱1760头;道县521日灯下白背飞虱1721头;蓝山县521日灯下白背飞虱18000头。大田虫量:613日全市统计百蔸飞虱量为 1109头,其中长翅成虫43.7头,短翅成虫5.1头,且传播媒介白背飞虱在我市早稻所占比例为70-80%2010年,我市灯下白背飞虱成虫带毒率大多低于2%。在送检的水稻疑似病株32蔸、玉米高粱13株中就有15蔸水稻带毒。

3.2  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适宜有利于该病发生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我市作物复种指数高,同时水稻品种、播期不一,插花田多,有利于白背飞虱的取食与繁殖,并在不同生境作物之间辗转为害。白背飞虱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介体,其群体数量的增加,有利于病毒的累积、传播、扩散,使该病发生加重。

3.3  认识不足,防控措施不到位也是影响该病发生程度的因素之一

据了解,水稻病毒病在我市多年前就有零星发生,但由于对病害的为害性认识不足,许多农户未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病害的发生。2010年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在我市突然暴发为害,因而发病较重。201120122013年,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对该病的发生、为害特点、防控措施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培训、指导和办点示范,提高了农户的防控意识,有效地减轻了该病的发生。据统计,2010年全市发生面积为150.696万亩,2011年发生37.787万亩,2012年发生41.66万亩,2013年发生13.67万亩,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4  防控措施

4.1  加强宣传培训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新发现的水稻病害,农户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手机短信等多种媒介及时做好宣传工作,普及病害识别和防控知识。

4.2  综合防控示范点

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治虱防矮技术。2010年江华县在东田镇东田村建立一个核心面积500亩,福射面积2000亩的综合防控示范点;2011—2013年农业部和贵州大学、湖南省植保站、市植保站联合在江华县沱江镇、大路铺镇、白芒营镇、涛圩镇、码市镇建立1700亩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核心示范区,辐射面积6万亩,示范区以三大自主创新技术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早期诊断与监测预警技术、缓释增效杀虫剂应用技术和抗病毒药剂应用技术,采用专业化防治手段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进行综合防控。示范区大面积增产,农业增效得到了很大提高。据测产统计,示范区划比非示范区亩增产50-70公斤,深受农民欢迎。取得良好示范效果为湖南省及全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4.3  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情报

白背飞虱是传毒媒介,准确掌握白背飞虱的发生动态,及时发布虫情预报和指导防治是减少该虫传毒几率、降低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4.4  主要防治措施

根据白背飞虱的发生规律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特点,防治上应采取以农业为基础,以治虫防病为重点,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治策略。抓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这两个防治关键时期,治上代压下代,减少传毒虫源,控制病毒传播。

1)清除杂草。用除草剂或人工清除的办法对秧田及大田边的杂草进行清除,减少飞虱的寄主和毒源。

2)推广防虫网覆盖育秧和大棚集中育秧。即播种后用40目聚乙烯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阻止稻飞虱迁到秧苗上传毒为害。

3)药液浸种或拌种。水稻拌种处理能防治白背飞虱刺吸传毒,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方法如下:用10%吡虫啉300-500倍液,浸种12小时,或在种子催芽露白后杂交稻种子用25%吡蚜酮25%噻嗪酮WP10/公斤,常规稻20/4公斤拌种,先用少量细土或谷糠拌匀,再均匀拌种后播种。

4)药剂防治(治虱防矮)。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时期的防治工作,一是秧田期:秧苗稻叶开始展开至拔秧前3天,酌情喷施送嫁药。二是本田期:水稻移栽后1520天。药剂:每亩用25%吡蚜酮WP 1624克或10%吡虫啉WP4060克或25%噻嗪酮WP50克,对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

5)及时拔除病株。对发病秧田,要及时剔除病株,并集中埋入泥中,移栽时适当增加基本苗。对大田发病率2%20%的田块,及时拔除病株(丛),并就地踩入泥中深埋,然后从健丛中掰蘖补苗。对特别严重的田块,要及时翻耕改种,以减少损失。

 

【我要纠错】【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