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5 09:02 | 来源: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 作者:张佳峰 | 【字体:大 中 小】 |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属鞘翅目,象甲科,象甲属,是一种危险的检疫性害虫。最早发生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它借助流水蔓延,混迹于稻秧、稻草及稻谷中,随人为远距离调运而迅速传播。目前,稻水象甲已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发生危害,成为世界水稻生产的一大潜在威胁。稻水象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
一、稻水象甲的危害
1988年稻水象甲侵入我国北方,1993年5月南方稻区首次在浙江省玉环县发现,为孤雌生殖型,成虫啃食水稻叶肉,幼虫食害稻根,植株矮小,分蘖减少,极易拔起,为害严重时,稻根被吃光,植株枯死。据大田调查,不专治稻水象甲,一般发生田块损失率为18.5%,较重发生田块损失在33.5%,严重田块损失在80%以上,甚至绝收;较重发生田块成熟期推迟10~15天,严重发生田块推迟20天左右。
二、我省发生概况
我省稻水象甲疫情于2001年在株洲县平山乡发现,当时面积1393.3亩,涉及3个乡镇。最初发生地在货运火车的停靠点周围,可能是由铁路运输的稻草铺垫物带入。由于稻水象甲抗逆性强、繁殖率高,加上湖南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水稻种植习惯有利于稻水象甲的发生危害,稻水象甲在我省扩散蔓延迅速。至2007年稻水象甲已在我省株洲、长沙、湘潭、岳阳、邵阳、娄底6个市27个县190个乡镇发生,发生面积183万多亩。湖南水稻种植面积4387千公顷,是中国水稻核心产区,稻水象甲疫情一旦控制不力,将严重制约我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粮种繁育和水稻大面积栽培种植,直接影响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疫情发生后,全省植保系统立即组织开展科研攻关,系统的掌握了该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控防技术措施,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并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地把该虫控制在有限范围,确保全省水稻的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到2013年底虽然该虫扩散至我省8个市30个县,但该虫的发生面积减少到了120多万亩,我省的水稻生产也未因稻水象甲疫情暴发而导致大面积成灾现象。
三、主要防治措施
稻水象甲的防治技术主要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化学防治为主导,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积极开展生物防治等多种措施并举的综合防控措施。
1、切实落实农业、生物、物理等防治技术措施,减少稻水象甲的虫源基数,控制危害。①调整种植期,适期晚插秧,能减轻其危害程度。②加强水、肥管理。浅水栽培条件下,幼虫密度几乎与用药处理的相同。插秧后不保持水层的稻田比保持水层的稻田中的成虫数量明显减少。氮肥施用多的水稻被害严重,幼虫量大。③秋翻晒垡,秋耕稻田越冬成虫的死亡率在75%以上,未耕的只有5%。④生物防治,保护捕食性天敌。初步调查,蟾蜍、青蛙、鱼类、麻雀、螳螂、蜻蜓和蜘蛛均可捕食稻水象甲成虫。⑤物理防治。灯光诱杀成虫效果明显。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展防治。
2、狠抓越冬场所和秧田的越冬代成虫防治。成虫由越冬场所迁移到稻田的高峰期是药剂集中防治的最佳时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阶段稻水象甲比较集中,虫口密度大,需要用药的面积较小,因大部分越冬场所属荒草地,农民一家一户不容易防治,适合组织统一防治。3月底—4月初起秧前7天左右是秧田防治的关键期,是第一阶段的重点,要抓住本阶段的防治,有效降低全年的稻水象甲发生危害程度。
3、抓好本田的越冬代成虫和本田第一代幼虫防治。成虫密度达0.5头/穴或者稻叶受害率30%,幼虫密度达3头/穴时,应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成虫迁入本田后,防治重点是早插秧的田块和靠近越冬场所的稻田。插秧后3周,幼虫危害前,根据田间调查,确定防治田块,使用吡虫啉、丁硫克百威、三唑磷、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等单剂,并做到科学合理轮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