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查询 > 植保技术

吉首高山金秋梨黄粉蚜连年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9-09-27 13:09 来源:吉首市 作者:时明刚 【字体:

金梨树是吉首市进入21世纪后作为高海拔山区重点发展的产业,由于品质优,市场经济效益好,果农培管积极性高,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约2000hm2,年产量超过4902万kg。但随着果实套袋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梨黄粉蚜对梨树的为害逐渐显现出来。由于梨黄粉蚜为害具有隐蔽性、加上属该市暴发性新虫害,因而没有及时地为广大果农所重视与掌握。近年,果实为害率呈逐年增高态势,以发展成为为害梨树的主要性害虫。2013年后,连年大发生,平均套袋梨园危害面积率100%,危害果率20-30%,局部果园达70-80%左右,造成梨树生长后期大量落果,给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

1、为害特点

梨黄粉蚜又叫黄粉虫,主要危害梨树果实、枝干、果苔枝等,叶片很少受害。成虫、若虫常堆积一处,似黄色粉末,故称“黄粉虫”,以成虫、若虫吸食果汁危害,梨果受害产生1mm左右下陷黄斑,黄斑周缘产生黄色晕圈,最后变成黄褐色斑,造成果实腐烂。前期喜在果实萼洼处危害,上果早危害严重时一般自萼洼处变圆形黑褐斑腐烂,俗称“膏药顶”,挂在树上或掉落只剩果皮与果汁,又称“一袋水”,上果迟,危害轻则后期在果实胴体处危害,常造成果实表皮粗糙、龟裂,严重影响品质。

2、发生规律

通过几年观察,黄粉蚜在本地主要以卵在梨树枝干、翘皮、果苔鳞芽缝隙等处越冬。翌年4月上旬梨树开花时越冬开始卵孵化为若虫,在翘皮下嫩皮处吸食汁液,变成成虫进行繁殖。5月下旬,当温度上升到20℃后,果实膨大至2-3cm时,梨黄粉蚜开始选择在隐蔽的内堂果危害,6月中旬后黄粉蚜开始大量进入套袋梨果危害,6月下旬-8月下旬为黄粉蚜危害高峰期,期间在果实上可繁殖3-4代,先后相继在果实的果柄、果凹、果肩、果臀、萼洼处依次扩散危害,潮湿或雨后腐烂,造成脱落。果实上的虫体随果实采收而消亡,树上群体则继续繁殖,直至晚秋产卵越冬。

梨黄粉蚜发生系荫蔽环境,其发生危害程度与当年5-7月降雨关系密切,雨量大或持续降雨则发生轻,干旱季节可引起该虫大面积爆发。

3、大发生原因

3.1虫口基数逐年加大。一是套袋面积扩大。由于高山金秋梨品质优,市场效益好,套袋又能提高品质,减轻多种病虫危害,果农接受推广速度快,套袋面积率由原来不足30%,发展到现在面积超过80%。而黄粉蚜成虫喜好在背阴处栖息取食,若虫有背光性。套袋后纸袋成为其保护伞,袋内避光,环境高湿,利于繁殖为害,加上袋内无法施药触杀,增加防治难度,虫口积累不断增大。二是冬春没有清园习惯。黄粉蚜主要以卵在树上越冬,而吉首果农基本没有冬、春清园的习惯,虽然每年在3月份萌芽前进行春季修剪,但没有施药防治,给该虫安全越冬创造条件,翌年大发生提供充足的虫源基数。

3.2培管技术不到位。一是修剪不到位,由于金秋梨市场行情好,果农在施肥上舍得投入,但在修剪上下不了重手,以至于大部分果园树形过高,果树内堂及树行间过于荫蔽,给黄粉蚜发生危害创造了大环境条件;二是套袋不过关。一方面套袋不及时,吉首金秋梨套袋最佳时间为5月20~6月15日,此时正逢中稻移栽季节,农事冲突,常年套袋时间拉长至月7上旬才结束,而黄粉蚜已经广泛上果,增加果实危害系数;另一方面,套袋前防治重视程度不够,套袋前施药一次后或未施,受农事及降雨影响,没有在药效期内完成套袋作业,给害虫上果提供了空间;再加上套袋存在扎口不严、袋子质量等问题给虫口危害创造了小环境条件。

3.3药剂防治不到到位。一是用药认识不到位。大部分果农认为梨子套袋后,果实就安全了,病虫危害不进去,放松思想警惕。7月上旬套袋结束后至9月上旬采收前很少用药,给黄粉蚜轻松入袋危害创造了条件。二是用药不科学。一方面是重复单一用药,药效下降问题严重。吉首金秋梨受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高度重视,每年虽都拿出专项扶持资金在病虫防治器械、农药、肥料上给予支持,但药物品种是有限的,果农为节约投入,重复使用扶持发放的单一药剂,造成黄粉蚜对单一药品抗性增加,降低防治效果,加大危害。另一方面是随意加大用药量,造成杀伤天敌。果农普片有打放心药思想,不按标签说明兑药,随意加重用量,在杀死害虫的同时,更大量杀伤捕食黄粉蚜的瓢虫等天敌,造成黄粉蚜爆发;再是植保器械落后,雾滴过粗,喷雾不匀,防治效果差。

3.4气候条件适宜。2015~2016年7、8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25.6℃、25.7℃和27.3℃、,27.1℃,2015~2016年7、8月份较历年平均偏低1.9 ℃、1.5℃和0.2℃、0.1℃;平均降雨量分别为84.9mm、132.2mm和207.7mm、143.4mm,较历年平均分别偏少59%、19%和9.2%、12.3%。加上高山梨园温暖的气候环境更有利于其繁殖,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是其大发生的重要原因。

4、防治对策

4.1农业措施

4.1.1搞好清园,降低虫口基数。梨树落叶后至发芽前彻底刮除粗、老翘皮,消除树皮下缝隙内的越冬害虫,并清除树上树下病虫枯枝,带出园外集中烧毁。同时用10%吡虫啉或50%吡蚜酮10倍液距地面10cm处涂干(涂干要先刮除粗皮至白绿相间处),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虫源。开春后,发芽前,3月上中旬喷3~5°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降低虫口基数。

4.1..2加强栽培管理,破坏虫口生存环境。一是搞好冬、春、夏修剪。冬季梨树进入休眠期,做好树势低改,疏除内堂过细过密枝条,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树形,调整树冠结构,调节枝条质量及数量,促进通风透光;修剪高度控制在2.5米可操纵范围内,保持树冠不荫蔽,以利通风透光,维持健壮、稳定的中庸树势,使盛果期延长。春季对树势较旺的植株,要控制旺长,多疏除、少短截,去直立枝留斜生枝,多留花芽,以果压树势,使其趋向于中庸树势;对树势较弱的植株,采用较重的修剪方法,中截强枝,疏去弱枝。夏季修剪要剪去竞争、徒长、直立新梢,促发侧梢和副梢,压缩顶端优势改善树体结构,并及时对侧梢和副梢的嫩枝部分进行修剪,留20 cm长,等第二次梢萌发后再剪留20 cm,幼树可用手指掐去枝头,使梨树枝条充实,枝条充分木质化,利于叶片早熟增大,加强果树光合作用,调整枝条培养结果枝组,促进来年成花结果,增强树体抵御严寒能力;对封行,树枝交叉过密荫蔽梨园,应加重修剪,并及时间伐,做到行头通行尾,行行相通,便于农事操作,创造不利于虫口生存环境。二是选好袋子,改进扎口技术。最好选择坚韧性强,透气性好的胶封纸袋。套袋前1周用6%林丹粉50倍液浸泡1/4处,晾干后使用,同时套袋时袋口要扎紧,人为制造黄粉蚜进袋防火墙,可大大减轻危害。

4.2生物措施。推广释放烟蚜茧蜂生物防控新技术。烟蚜茧蜂是省烟草公司新研究培育出防治蚜虫的一种新天敌,吉首2016年使用在梨园上,效果明显,单位平均蚜虫寄生率达73%。可于每年5月上旬选晴好天气按照对角线5株/亩栽培烟蚜的方式(烟蚜可由烟草公司免费提供),进行生物防控蚜虫,防蜂期间14天内禁止施药,从而达到保护瓢虫、蜘蛛、草蛉等天敌的生态可持续治理目的。

4.3化学措施。适时进行化学防治。一是做好袋前袋后施药。套袋前施一次药特别重要,可杀死树上及部分已经上果的害虫,降低危害率,可上午施药下午套袋,施药后要保证2-3天无雨天内套完袋,否则需重新施药;由于黄粉蚜世代重叠严重,繁殖速度快,袋后间隔10~15连续用药防治3~4次,直到采收前20天停药。二做到轮换用药。防治蚜虫不能单一重复使用同一种农药,以免产生抗药性,加重危害。药剂可选择50%吡蚜酮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0.2%苦参碱水剂3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倍液,3%啶虫脒1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等药剂。

4.4组织措施。推广统防统治,保障技术措施落到实处。蚜虫由于存在发生代数多,以及进入套袋后危害荫蔽,药物难以触杀,加上在生产过程中农户存在劳动力紧缺,防治不及时,器械落后,药液喷雾不到位等因素,常常造成事倍功半,难以实现技术要求,直接影响防治效果问题。因此,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新技术,开展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组织商业运作模式,是解决黄粉蚜连年重发的有效途径。即在器械上能实现使用手提式汽油、电动背负式弥雾、喷雾等先进施药器械,保障用药到位;在人员上能实现具有专业、高效的统防统治机防队伍,保障用药及时;在指导上能实现进行专业预测预报,严格选用含量高、环保剂型农药,同种农药每季只使用一次,不同类型农药轮换使用的标准,确保用药安全。

 

【我要纠错】【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