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4 | 来源: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 作者:测报科 | 【字体:大 中 小】 | ![]() |
2016年7月28日-8月3日
当前中稻大部分处于孕穗,早的齐穗期;晚稻处于返青至分蘖期。
一、主要病虫发生概况
稻飞虱:本周灯下虫量少,仅武冈7月26日单灯诱虫506头,其余监测点均在500头以下,以褐飞虱为主。中晚稻田间以低龄若虫为主,褐飞虱比例一般为30~80%。中稻田间虫量较上周有所下降,各市州百蔸有虫一般为160~570头,加权平均为386头(去年同期423头),比2014年同期减少24.8%,仅娄底市百蔸虫量超过500头,其中醴陵、衡山、城步、桑植、辰溪、等少数县市百蔸超过千头;各市州百蔸短翅型成虫一般为0.6~8头;百蔸卵量一般为79~550粒。晚稻田间百蔸有虫一般为40~320头,加权平均为131头,比上周减少50.4%,比去年同期减少33.5%;百蔸卵量一般为50~140粒。
稻纵卷叶螟:受防治因素和持续高温影响,全省大部中稻田间蛾、幼虫量较上周有所下降,23个监测点赶蛾仅洪江市8月1日、7月31日亩平蛾量分别达到850头和626头,其余监测点均在340头以下。各市州中稻亩平有蛾一般为70~250头,加权平均为161头,比去年同期减少65.9%,仅邵阳市亩平蛾量362头,其余市州均在200头以下;各市州亩有幼虫一般为130~7061头,加权平均为3596头,比上周减少24.9%,比去年同期减少38.5%,仅长沙、怀化、邵阳市亩幼虫量超过5000头,其中城步、邵东、芷江等少部分部分县市亩平超过万头,局部高丘超过5万头;亩卵量一般为48~15543粒,邵阳市达30750粒,全省加平7380粒;卷叶率一般为0.4~5.7%,加平2.3%。晚稻田间蛾、卵、幼虫量较上周上升明显,各市州亩平有蛾一般为30~380头,加权平均为35头,比去年同期减少57.8%;亩有幼虫一般为67~2380头,加平为1011头,比去年同期的减少75.6%,略低于2014年;各市州卷叶率0.1~1.5%。
二化螟:湘中南地区陆续进入三代二化螟卵孵盛期,湘北陆续进入羽化盛期,湘西处于二代低龄幼虫期。各市州中稻田间亩有幼虫一般为170~1561头,加平817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4.6%;枯心率一般为0.2~1.5%。晚稻田间亩有幼虫一般为90~1200头,加平为434头(去年同期489头);枯鞘株率一般0.1~2.1%,略重于去年同期。
稻瘟病:发生程度轻于去年同期。中稻叶瘟在邵阳、自治州、怀化、张家界、郴州、益阳等市州山区、老病区发生面积较大,中稻田间一般病蔸率为1.6~12.8%,加权平均为8.8%(去年14.6%);病叶率为0.1~8.6%,加权平均为1.6%(去年3.9%)。穗颈瘟在邵阳、湘西州、永州、衡阳、怀化等市山区、老病区见病,一般病穗率为0. 1~0.9%,略轻于去年同期。晚稻叶瘟在邵阳、衡阳、郴州、永州、湘潭等地感病品种上有发生,一般病叶率为0.2~1.1%。
纹枯病:各市州中稻田间病蔸率一般为8~44%,加权平均为20.9%(去年同期26.1%);病株率为3.4~16%,加权平均为7.8%(去年同期10.5%)。晚稻田间开始进入水平流行盛期,病蔸率一般为0.3~16.7%,加平6.5%;病株率为0.3~8.3%,加平1.6%。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永州、郴州、衡阳、怀化、自治州等市中稻上零星发生,晚稻郴州田间有零星发生。
稻曲病:在永州、怀化、自治州等市局部有发生,一般病穗率为0.2~0.8%。
稻螟蛉在益阳部分田块为害明显,高峰日单灯单晚诱虫超过千头。
二、防治概况
当前中稻处于穗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晚稻处于返青分蘖期,各县市区根据田间病虫监测情况纷纷发出病虫情报,科学指导防控。大部分市州安排在8月上旬主治中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兼治二化螟、大螟,预防穗颈瘟、稻曲病;晚稻主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兼治其他病虫害。
三、下阶段发生防控形势分析
据气象部门预报,8月上旬我省气温略偏低,受台风影响,降水偏多,旬雨日8天左右,旬末期湘中及以北地区有阵性降水,需密切注意“两迁”害虫的发生动态,稻纵田间卵量大,下阶段田间若虫量将会有所上升;湘中南地区已陆续进入三代二化螟卵孵盛期,湘北进入二代羽化盛期,下阶段田间幼虫量会增加;纹枯病在中稻上继续垂直扩展,在晚稻上水平扩展,发生面积将进一步增加;中稻穗颈瘟、晚稻叶瘟在山区、老病区小气候适宜区感病品种上加重流行,各地需密切关注,加强监测预警。